

安徽
一、基本情况:安徽歙县经济开发区位于“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歙县”城东,于2003年7月正式设立。业经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先后被省政府列为安徽省57个县域重点工业园区、省13个毗邻苏浙地区重点园区、省50个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创业基地、2006年被省经委列入第一批80个省级创业基地。荣获“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黄山市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连续5年蝉联“黄山市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观摩活动最佳观摩点”和“黄山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园区规划:安徽歙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9.358平方公里,控制面积13.24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由上海同济大学、黄山市规划设计院、安徽环境科学院分别完成了一期、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工作。开发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于2013年4月通过专家评审。 三、园区建设:截至目前入区项目累计186个,其中工业企业162家,投产150家,规上企业90户。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7.6亿元,企业完成投资117.4亿元。以机械电子及汽摩配件、新型材料、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规模,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占园区企业总产值的88% 四、机构设置:开发区管委会是歙县人民政府派出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园区经济和社会事务。 五、近远期目标:开发区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是实现“现代经济强县”目标的重要支撑。县委、县政府坚定“举全县之力建好开发区”信心,强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为实现“五年基本建成”开发区二期目标注入强劲动力,力争“十二五”末,当年实现工业产值14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120亿元,上缴税收4亿元,真正把开发区建成“生态一流、平安和谐、管理规范、科学发展”的省级先进开发区,继续保持开发区在全市的领先位置。
湖南
湖南衡东工业园区(原衡东新塘经济开发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2年成立,总体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开发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地处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东部,滨临湘江,南连衡阳、北接长、株、潭,与衡山县一桥相连,是湘中南重要枢纽之一,是通往南岳名山门户。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省道S314线、107国道分流线穿境而过,在区内分别设有衡山火车站、新塘互通口。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衡东工业园区已建成钨业、药业、鞋业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园区。立足二产,扣住三产,促进二、三产业的良性发展,继续做大做强陶瓷、冶化、医药、制鞋等支柱产业。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建区以来,全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5亿元,新建硬化晓霞路、东健路、龙形路等8条城市主干道和若干支道10公里;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8杆程公里;兴建通讯大楼18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兴建日产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投资3000万元的集贸市场建成开业;投资3000多万元的泉塘路、21000平方米的国家二级客运站、11万伏的变电站正在兴建中。 民营企业发展强劲 区内年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有45家,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15家。其中东健药业公司已成功通过GMP认证,是我市首家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东健”牌阿胶是湖南省著名商标。春昌钨业公司、有色选冶厂、闽龙陶瓷等企业年产值过亿元。新塘滨江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是我市目前唯一一家二类甲级资质造船企业,2005年该厂制造的衡阳市首艘千吨级船舶“晓霞峰1号”成功下水启航。现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新办企业成批增长。
湖南
湖南沅江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2年,2006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现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2平方公里。开发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洞庭国际湿地生态保护区内,接壤于湘、资、沅、澧四水交汇之处,区内有千吨级沅江和白沙港口码头;紧邻长石铁路、长张高速公路;省道S204线、沅益一级公路纵贯全境,属于省会长沙一小时经济圈。 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日益增强,服务体系健全。建区4年来,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1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三纵六横的道路框架已基本形成,所提供的土地全部达到“五通一平”(给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电讯通、道路通、场地平整)。区域内的供电、通信、给排水已形成网络,学校、医院、金融市场以及农贸市场、综合市场等商业设施也一应俱全。 根据规划,开发区将按照“做优促进做大,做特带动做强”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建设全国农产品加工、游艇、机械制造、生物化工重要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为目标,加快建设,创新开发功能,提高开放水平,争取在5年时间把开发区发展到10平方公里的规模,打造集科技、信息、生态于一体的一流经济开发区,在为洞庭湖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湖南
原名安化县经济开发区,于1994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开发区座落在资江河畔,以江南镇为中心,呈带状分布在S308线两侧。 开发区以“绿色工业”为定位,主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着重点鼓励以下类型投资:一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和高新技术项目;是能够发挥安化资源优势,并能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项目;是出口创汇项目;四是环保生态型项目。 开发区交通,通讯畅顺。省道308线横穿园区,向东与国道207线相连,向西与铁路湘黔线的安化站相接,向北有资江水运的装卸港口江南码头,规划中的常吉高速公路安化连接线与园区仅一河之隔,即将开工的太澳高速公路离园区不足40公里,园区中心距县城东坪镇仅10公里;区内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数字宽带网络均已覆盖。
北京
嘉合文创产业园基地位于北京地铁房山线房山大学城站东南侧,毗邻小清河,总建筑面积约5.7万平米。项目以新兴产业为主体,集总部办公、培训基地、研发中试、人才公寓、体验商业和会议中心为一体,打造现代化的创新型科技园区。
浙江
浙江永嘉工业园区,创办于1998年,位于中国泵阀之乡—永嘉县瓯北镇,是国家火炬计划泵阀特色产业基地、省泵阀商标品牌基地、省重点B类项目和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位于享有温州“小浦东”美誉的瓯北镇。东接甬台温高速公路,西通330省道,北有104国道贯穿全区,南有东瓯大桥把本园与温州市区联为一体,距温州火车站10公里,温州机场20公里,市区公交车直通瓯北,在建的温州绕城公路和诸永高速公路瓯北段已开工建设,甬台温铁路经过在瓯北设站,区位优势相当突出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各有关部门和管委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园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斐然。一区三园已初俱规模,“一区”即永嘉工业园区,“三园”即东瓯泵阀工业园、黄田五金工业园、罗东高新科技工业园,其中东瓯泵阀工业园区、黄田五金工业园区被列入省级重点B类项目和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园区总开发面积达到7.8平方公里,已投产工业用地面积6.2平方公里,投入基础配套建设资金约1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35亿元,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创税收10亿元,被评为“中国十大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和“浙江省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工业园区”。 目前,园区共有入园企业524家,竣工投产企业430家,其中亿元产值以上企业49家,无区域企业45家,支柱产业为泵阀、鞋、服装、五金等,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24个,被誉称为中国名牌之乡和品牌园区。
江苏-淮安-洪泽区
江苏-盐城-建湖县
江苏-南通-崇川区
浙江-丽水-缙云县
河南-洛阳-洛龙区
提交选址计划
需求分类
土地
厂房
仓库
写字楼
注册公司&税收优惠
商铺&品牌拓展
其他
意向区域
计划描述
企业名称
企业地区
注册资本
预计产值